比特幣經歷了十年來最糟糕的十月之後,11月初便麵臨下行壓力。由於上週聯準會決議引發的拋售潮加劇,比特幣價格週二稍早一度跌破10.5萬美元。過去24小時內,比特幣下跌2.8%,以太幣下跌6%至3,630美元左右。 Solana領跌,跌幅達10%,跌破160美元,七日累計跌幅超過20%。幣安幣下跌6.4%,瑞波幣下跌5%,狗狗幣(DOGE)和卡達諾(Cardano)的艾達幣(ADA)均下跌約6%。這次普遍下跌導致加密貨幣總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目前徘徊在3.6兆美元附近。 FxPro首席市場分析師Alex Kuptsikevich表示:「加密貨幣市場正試圖突破其局部底部。」比特幣反覆測試其200日移動均線,顯示支撐位脆弱,不排除進一步回調的可能性。不過,如果走勢與4月類似,買家可能很快就能找到支撐,推動新一輪上漲行情。 10月份4.5%的下跌終結了比特幣先前連續10月份收漲的“上漲行情”,也凸顯了宏觀經濟謹慎情緒的回歸。聯準會上週降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但主席鮑威爾的謹慎語氣抑制了市場風險偏好,他暗示12月份的降息並非板上釘釘。 SynFutures首席執行官Rachel Lin表示:“比特幣七年來首次在10月份出現下跌,這無疑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我認為這更像是一次健康的調整,而非結構性逆轉。” 「目前的回調更像是整體上升趨勢中的盤整。長期持有者仍在增持,ETF資金流動保持穩定。」聯準會數據顯示,週一進行了294億美元的回購操作,這是自202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向美國銀行體系注入了短期流動性,並有助於穩定整體風險情緒。雖然這並非重返量化寬鬆,但此舉顯示政策制定者仍關注流動性壓力。歷史上,11月一直是比特幣表現最強勁的月份之一,過去12年中有9年都出現了上漲。這一季節性趨勢能否持續,可能取決於交易員重拾信心的速度,以及聯準會「軟轉向」的策略能否轉化為加密貨幣資金的重新流入。此次下跌反映了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場的整體風險規避情緒,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聯準會謹慎的政策訊息和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此同時,與標普500指數掛鉤的股指期貨週二走低,黃金價格繼續從接近4,400美元的歷史高點回落,抹去了上個月避險情緒推動的部分漲幅。美國公債殖利率在聯準會注入流動性後短暫下跌,隨後企穩。週末成交量清淡以及槓桿多頭的積極平倉加劇了每一次下跌,過去48小時內成交額超過12億美元。融資利率已恢復正常,但市場仍維持防禦姿態。